改革開放以來,各領(lǐng)域都在飛速發(fā)展,普通人的生活質(zhì)量也在不斷提升。四十年來,我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都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每個家庭都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紅利。
我們家最早的代步工具是一輛飛鴿牌的老式自行車,記憶中那是一輛黑色的自行車,有金色的花紋,是爸爸往返單位的唯一工具。這輛自行車可是責(zé)任重大?h里的郵局代辦點很少,人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靠報紙,通信都是郵寄信件,那時候爸爸在郵局送報紙,爸爸就騎著這輛自行車跑天下。
據(jù)爸爸說,他要去盤龍山上送報紙,那路不好,人住得很分散,他得帶好水壺和干糧一大早就出發(fā),遇到不能騎車的路,他就扛著自行車走。這些年爸爸常感慨:“現(xiàn)在的條件真是太好了,不出門手機(jī)一翻就知天下事,一個電話,信息就傳遞到了千里之外。”這輛自行車不僅在單位里離不開,在家里更是離不開,是全家的代步工具。弟弟還沒出生時,媽媽回娘家,爸爸就騎著這個自行車,后面帶著媽媽,我和姐姐就坐在車頭和車座連著的那個桿子上。家里有張照片,是冬天照的,照片上爸爸媽媽帶著老式的雷鋒帽,膝前分別站著姐姐和我,但是我倆看起來都不開心,爸爸說,這是那年下雪,他帶著我們兩,還有媽媽去外婆家,走到西莊鎮(zhèn)的時候,車子打滑把我倆摔倒了,為了哄我們開心,他就帶我們照了這張照片,那年我2歲,我姐4歲。
到了1998年,爸爸終于攢錢買了一輛90型摩托車。我還記得,那天我放學(xué)回家,隨手掀開門房的門簾后,看到那輛摩托車的畫面。那時候,我們村很多人都買的是80的摩托車,我對摩托車上那個藝術(shù)字90印象特別深刻,在向母親求證時,母親臉上的喜色感覺都要溢出來了。那輛自行車就退居“二線”了。那時候,爸爸已經(jīng)不送報了,調(diào)到了營業(yè)廳。這輛摩托車除了爸爸上下班,家里人出門就靠它了,上學(xué)放假都是爸爸用摩托車接送。弟弟長大了,一輛摩托車帶不了一家五口人,遇到逢年過節(jié)去外婆家,爸爸就先把我和姐姐帶過去,回來再接媽媽和弟弟。春種秋收,地頭都能看見爸爸的摩托車和媽媽的自行車。搬運東西,爸爸就騎著摩托車跑幾個來回。由于爸爸上班忙,媽媽一個人農(nóng)活干不完,她就把兩塊旱地都栽成了花椒樹,也繞開了農(nóng)忙時節(jié)。到了暑假,摘花椒就成了我們的主業(yè)。爸爸下班后,就騎著摩托車來到地里,和我們一塊摘到天黑,然后把摘的花椒籃子、袋子都分別掛在車頭上和車的兩側(cè),再帶上我們姊妹三個先回家,再回去把我媽媽接回家,F(xiàn)在想想,這個小小的摩托車能坐上四個人,也是奇跡。
春夏秋冬,這輛90摩托車伴隨著我和姐姐參加工作,成家立業(yè),弟弟考上大學(xué),在家里已經(jīng)“服役”了小十幾年,小問題也越來越多了。隨著時代變遷,家里情況也越來越好,爸爸肩上的負(fù)擔(dān)也漸漸輕了,村里買小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。每次回娘家,討論的話題也離不開誰家買小汽車了,那鞭炮放的是震天響啊,爸爸言談中也說起了駕照之類的話題。
但是我真的沒有想到,爸爸也要買小汽車。那天在娘家住了一晚上,晚上上廁所,看見客廳的燈還亮著,走進(jìn)去才發(fā)現(xiàn)是爸爸,簡單的聊了幾句,得知爸爸在用手機(jī)刷駕考題,他要考駕照。要知道,爸爸這時已經(jīng)53歲了。到了這年冬季,爸爸就把車開回家了。雖說,這時候小汽車在農(nóng)村也很多了,但是在我們家可真是一件大事。
往返上班的路上,爸爸終于擺脫了風(fēng)霜雨雪,也完成了家庭代步工具的全面升級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